智库研究
Research
对质量奖评价中“优势”与“改进空间”的辨析
智库研究

对质量奖评审员而言,其工作的最主要内容是通过材料和现场评审发现企业的“优势”和“改进空间”。

要解决这个问题,首先需要我们能正确地认识所谓“优势”和“改进空间”。

不少的质量奖评审员,甚至是一些经验非常丰富的评审员都认为:“优势”是企业做得好的地方,而“改进空间”则是企业做得不足的地方。这种认识在ISO9000体系审核中是正确的,但在质量奖评审中则稍显片面。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认识质量奖评审中的“优势”和“改进空间”呢?

先说“优势”。《孙子兵法》曰:激水之疾,至于漂石者,势也。可见所谓“优势”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一些看似不可能实现的东西(比如石头漂在水上),即对企业战略达成或竞争力提升有重大意义。因此,“优势”与企业做得好的地方并无直接关系。做得好成为优势的概率大,做得不足的也可能是优势,只不过概率低一些而已。

举个例子:有的企业老总非常热衷慈善事业,经常捐资助学、筑路修桥、慰问孤寡,企业的公益事业开展得有声有色,但所有活动与主营业务没有半点关系,也没有为企业树立品牌效应。因此,尽管企业的社会责任做得好,但它并不能成为企业的“优势”。

再说“改进空间”。企业管理千头万绪,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,各模块的管理水平必然参差不齐。然而,其中真正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方面。因此,对于企业管理中存在的不足,既无可能也无必要全部改进。只需要抓主要矛盾即可。从这个角度讲,改进空间应该被理解为企业的一种发展机遇,只不过这种发展机遇潜藏在企业的问题和不足中而已。一旦被发现并且抓住了,它所起的作用和优势是一样的。

举个例子:我国有不少传统老字号企业,这些企业在产品质量、工艺技术、品牌口碑上都具有优势,不足之处主要是市场营销和技艺传承。在这两项中“市场营销”工作如果加以改进,就促进产品的销售,提升企业市场地位,进而推动公司的长远发展。因此,“市场营销”就可以称之为公司的“改进空间”。相反,对“技艺传承”而言,这项工作无论做得怎样,都只是在维持企业的存续,不能对企业长远发展产生影响。因此,“技艺传承”不能作为企业的改进空间。

综上所述,“优势”和“改进空间”是硬币的两面,它们只是从不同角度描述了对企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内外部因素。这些因素中一部分因素是企业具备的,是现实的、可直接利用的,它们是为“优势”。另一部分是企业不具备的,或者只是存在于抽象的可能中,需要一定条件才能利用的,它们是为“改进空间”。而所谓的改进意见,正是告诉企业如何具备利用这些因素的条件。

那么对评审员而言,如何才能准确地发现企业的“优势”和“改进空间”呢?

首先是要了解宏观经济形势。

宏观经济形势是企业发展的外部条件,企业必须积极适应。目前,我国经济增速放缓、贸易和投资持续低迷、金融市场动荡不安、产业结构面临调整,在商业模式、产品质量、节能环保、社会责任等方面对企业形成了多层次压力。评审员只有了解这些内容,才能知道企业的哪些经营活动顺应或者违背潮流。

其次是要仔细观察。

由于参与申奖的企业并不一定都导入过卓越绩效,企业人员在回答问题的时候,未必能做到答为所问,而且其中还可能包含“应试”的成分。这就需要评审员根据自身的经验,充分利用评审的各个环节,对重要信息进行反复验证、去伪存真,获得最接近于真相的事实。

最后是要善于归纳总结。

评审员要根据评审中获取的事实,分析哪些部分有助于企业顺应乃至利用形势,哪些地方只要加以改进就可以帮助企业顺应乃至利用形势。前者就是企业的“优势”,后者就是企业的“改进空间”。